猝死并非毫无预兆,警惕这些健康危险信息
近年来,不断有猝死的新闻曝光,牵动大家的神经,令人担忧。其实猝死并非真的毫无征兆,无迹可寻,当出现这些健康危险讯号时,就要注意了。
来源:微博
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心源性猝死者占到了非事故突发性死亡者的80%以上。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和剧烈运动等。
猝死中心血管疾病占其中的80%,很高比例是冠心病,其他有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肌炎和心律失常等。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理机制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及心室停搏。高血压、吸烟、饮酒、精神过度兴奋和紧张都可能与猝死的发生有关。猝死在出生后6个月,30~50岁为两个高峰期。
这些征兆需注意!胸痛
如果症状在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可能为心绞痛发作,要警惕发生急性心梗猝死。
有的患者可能不会出现典型的胸痛表现,可能是胸闷难受、肩膀疼、后背疼、上腹疼痛伴恶性、呕吐、少见的还有牙痛等。
潜在病因
若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出现症状发作次数增多、症状加重、不易缓解等,要高度警惕是心梗前兆。
比如以前吃1片药可缓解症状,现在吃2片也不管用,以前休息5分钟就好,现在要休息更长时间等。
心慌胸闷
没有心脏病的人突然出现胸闷、心慌、不明原因的难受;不活动时也憋闷、喘气困难;每天规律胸痛,比如吃饭后、睡觉前等,也要怀疑可能是心肌缺血,要及早检查治疗。
头晕、乏力、心慌
熬夜后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表现,要高度警惕可能是心血管、神经系统在呼救。
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不管有无确诊心脏疾病,多数晕厥(意识丧失)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医院查明病因。
如何预防?1、过量饮酒害死人!过量喝酒会诱发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饮酒时兴奋激动,升高血压,诱发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要少饮酒。
2、不健康饮食习惯。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长期高热量高盐高脂饮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就会悄悄找上你,不知不觉在身体中埋上了定时炸弹。清淡饮食,适量吃鱼,少吃牛羊猪肉,多吃豆制品和新鲜的果蔬,每天一小把坚果。
3、别不把感冒当回事!感冒是司空见惯的疾病,但感冒病毒会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导致猝死病例也不在少数。感冒后1~3周内心悸、胸闷胸痛、唿吸困难、浮肿或晕厥一定要看心内科。
4、打鼾不可忽视!打鼾医学称睡眠唿吸暂停综合征,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几率大大增加,从而诱发猝死。注意减肥控制体重,打鼾也是病,要及时就医。
5、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13958.html
- 上一篇文章: 冠心病心绞痛心梗之间是什么关系
- 下一篇文章: 心脏猝死频发,是心的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