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锻炼跟死亡率的关系,看完目瞪口呆该
现在的成年人,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私家车、公交车、共享单车、同城配送的便捷,解放了我们的双脚。
以小编自己为例,每天晚上八点半,支付宝会准时发来「你的步数即将过期」的提醒,而超过步的时候,很少很少。可怕的是,在这少得可怜步数中,还算上了往返厕所的那几百步......
对中老年人来说,走路就是一种养生。适当走路的好处有:
增加记忆力;打开经络;放松脉搏;身心轻安;增加心脏功能;打通血管;增强肌肉力量;通畅血液循环;减少五脏疾病;预防、调节三高;精神快乐;体形美丽;减少心肌梗塞;增强肾功能;大脑清晰;增强视力;延年益寿;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缓解紧张、稳定情绪等。除了这些,走路还能降低死亡率。
年,《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分析了每天走路步数与死亡率的关系。结果是:?步行的确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每天行走每增加步,死亡率就降低约15%;?在每天步行达到步时,死亡率出现了显著下降,与每天步相比,死亡风险降低了大约40%;?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达到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也不上升。复习完了走路的种种好处,我们再一起来看看怎么走路,才更健康,更科学吧。特殊群体,要避开几个有潜在隐患的时间点。
大量数据证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心梗、心绞痛等)的发生率,要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
因此,心血管疾病人群,应避免在早晨和上午进行走路锻炼。
老年人最好在下午4~5点这个时间段锻炼,注意不要在晚上锻炼。因为老年人在晚上走路,容易摔跤、跌倒。
不过,健康的成年人可以走地随性些,只要能合理安排时间,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或是早晨、晚上都是可以的。
不同的群体,需要锻炼的侧重点不同,所以走法上也会略有差异。
健康的成年人,主要推荐健步走。
健步走是一种介于散步和竞走之间的一种走法,安全系数高,同时锻炼效果也不错。近些年,健步走为很多运动爱好者所喜爱。
健步走的姿势是在自然行走的基础上,躯干伸直,收腹挺胸抬头,随走步速度的加快,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关节为轴自然前后摆臂,同时膝盖朝前,脚跟先着地,过度到前脚掌,然后推离地面。
要想达到锻炼的效果,健步走的强度需达标。
健步走的有效运动心率要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测量运动前的安静心率,然后与运动10分钟后的心率值进行对比,可以测量出运动强度是否达标。
如果没有精确的测量条件,我们也可以根据运动时的自我感觉来判断。以是否感觉到劳累为标准来调整运动强度。
肥胖者,建议长距离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时,步行速度要快些。这样可以使脂肪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高血压患者,注意前脚掌着地,挺起胸。
高血压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为宜,行走时上身要挺直,否则会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
走路时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缓冲作用,要前脚掌先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的振动,容易引起头晕。
糖尿病患者,注意摆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时步伐尽量加大,挺胸摆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后1小时进行,以减轻餐后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
但对正在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避开胰岛素作用的时间,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有心脏问题或膝盖不好的人群,不太建议走路锻炼。若想走一走,建议选择低速散步的走法。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希望大家每天都能抽空走一走,走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步伐,走出健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能能
审核:俞沫
终审:马若男
监制:葛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13988.html
- 上一篇文章: 男子突发心肌梗死,死里逃生后痛悔再不敢仗
- 下一篇文章: 脑梗ldquo恩人rdquo已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