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反应的相关
北京治荨麻疹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08/9159711.html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急、危重症,常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进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作为目前公认的炎症因子与冠心病血管内皮损伤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对于心肌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仍缺乏特异性。降钙素原是炎症反应的一个良好的指标,但在AMI患者中研究较少。本文探讨降钙素原对于心肌梗死急性期炎症反应的临床诊断价值。
——————————————
?“炎症反应”与心血管疾病
——————————————
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已得到公认,且决定着斑块的稳定性。慢性炎症反应促成了斑块的形成,不同诱因所致炎症的急性加重又加速了不稳定性斑块的破裂,由此导致的AMI进一步,加重了炎症反应。
冠心病发病机制目前多数学者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多因素损伤冠状动脉内膜,局部产生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C反应蛋白水平不但能反应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预测患者是否需要再灌注治疗以及预后情况。随着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冠心病患者心肌再发缺血、梗死以及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
?资料与方法
——————————————
1、AMI诊断标准根据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2、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年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3、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标准。4、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为主要血管,其中至少有一支血管内径狭窄大于或等于50%,即诊断冠心病。——————————————
?结果
——————————————
1、各组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指标比较(表1)
SAP组、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降钙素原、高敏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AMI组较对照组体重指数、吸烟指数及胱抑素C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年龄各炎症指标的比较(表2)
AMI组患者:年龄50岁者较年龄≤50岁者血清降钙素原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SAP组患者:年龄50岁者较年龄≤50岁者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血清降钙素原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3、AMI组及SAP组三种炎症指标在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病变中的比较(表3)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AMI组及SAP组间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MI组,SAP组三种炎症指标在冠状动脉不同病变程度中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分析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如下表:项目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95%可信区间降钙素原0.%69.4%0.~0.C反应蛋白0.%80.6%0.~0.中性粒细胞(%)0..2%80.6%0.~0.
根据AMI组血清降钙素原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相关性,提示可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来反应心肌梗死急性炎症反应程度,从而指导临床调脂抗炎治疗。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降钙素原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
=23.,95%可信区间11.~34.,P=0.)。
——————————————
?讨论
——————————————
本研究显示,AMI组较对照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且前者平均水平超过细菌感染参考值上限,提示血清降钙素原不仅与细菌感染有关,还与心肌梗死急性炎症反应关系密切。国外研究报道,血清降钙素原含量的高低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MI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上升更明显,提示降钙素原与炎症特别是急性炎症反应有较高的关联性。降钙素原含量高低与AMI有着必然的联系,AMI是急性炎症性疾病,血清降钙素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有利于AMI早期诊断与病情进展监测。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13993.html
- 上一篇文章: 除了心肌梗死,高血压患者还要警惕这个致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