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陵水信息二则,详情请看澎湃在线



                            

万宁市积极探索

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产业扶贫带动村民增收

东澳龙山坡上,放养的小黄牛正在围栏里自在吃草,夏季作为牧场,冬季种上蔬菜,这样的轮作方式让牛长得更好,瓜菜高产高质量,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这是万宁民丰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养模式。该合作社理事长陈洪是万宁东澳的种养大户,也是我省培养的“南海乡土人才”之一,为服务好“三农”,他积极探索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扶贫带动村民增收。

近日,记者来到东澳镇龙山坡看到,工人们正在黄金百香果基地里忙着给果苗重新剪蔓,开展生产自救,挽回连日来的风雨给基地正在开花期的百香果苗造成的损失。

在万宁民丰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洪的指导下,来自附近村庄的贫困户吴燕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吴燕是东澳镇裕后村的贫困户,在这个百香果基地已经干了三年,一个月元工资,照顾家庭需要,她很满足。

据了解,为了服务好“三农”工作,陈洪利用年下达的“南海系列”育才计划资助经费以及其他投资,共投资万元,建设万宁东澳民丰特色产业扶贫基地,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合作社生产基地作为产业发展依托,开展产业扶贫帮扶,通过产业合作发展,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入股分红、以包购包销、入股分红、劳务用工、技术服务、管理培训等方式与贫困户进行深度合作,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截止目前已顺利帮带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人增收脱贫。托依合作社产业基础和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为平台,吸纳周边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通过技术培训和指导,让贫困户通过实践掌握畜牧养殖、瓜菜种植、疫病防治等农业技术,提升贫困户自主持续发展能力,不因脱离合作社后再次返贫。

陈洪是万宁东澳本地人,他在东澳选了亩肥沃土地作为种植百香果和蔬菜的基地。其中,百香果种了80亩,还有鸡鹅养殖基地大概占了50亩,百香果的收益预计今年前景可观。此外还有亩露天种植基地,夏季的时候作为一个牧场,冬季的时候就种上冬季瓜菜,同时解决了40个家庭的就业问题,帮助了不少贫困户和农民增加收入。

利用自身生产基地,陈洪以绿色产品理念为导向,通过种养结合,采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采用“牛-沼-瓜菜”模式,利用东澳周边丰富的牧草资源,通过沼气池发酵,牛排泄物入池,利用牛粪、沼渣、沼液通过管网为种植区生产提供有机肥,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实现农药、化肥零投入,农牧结合和产业循环利用。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实现农业生产清洁节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行有机、绿色、无公害化的标准化养殖和种植,创建“老爷海”自主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陈洪还致力于实施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在东澳镇龙山坡实施亩新品种试验项目,引入新品种水果玉米、圣女果、黄金百香果、紫薯等新型优良品种,与市农技中心、海南热科院等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合作,已成功完成新品种栽培规程、生产规范、种苗培育等标准化工作,为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提供了样板和示范。

当天,记者还参观了正在试验期的黑水虻分解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基地,零排放,零污染,高效益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效果让人赞叹。这是一种以虫来分解餐厨垃圾和秸秆的废物回收利用技术,是其跟河南农业大学杨森教授的合作项目,由杨森教授提供技术专利。据其介绍,效益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虫卵,人称软黄金,指的就是黑水虻的虫卵,它是以克来计算的,黑水虻虫卵可以卖往全国各地,订单可观;其二就是可以分解餐厨垃圾和秸秆,达到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效果;第三个效益是成虫下蛋后,虫的尸体还可以烘干作为医学提取蛋白用途,并且可以作为鸡鸭鹅饲料,这也就是他引进该技术专利的初心。

据市委人才发展介绍,作为“南海乡土人才”,陈洪已经被吸纳入党,希望陈洪在以后的日子里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南海乡土人才”的带动引领效应,带领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也为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助一臂之力。

陵水本土医疗人才

叶胜业:生命护“心”人

陵水黎族自治县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双轮驱动”人才战略,以更大力度抓好人才工作,积极发挥医疗人才“领头雁”作用,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力挖掘、培养各类优秀医疗人才,切实增强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县域医疗环境新发展,聚焦陵水医疗制度体系,全面发挥医疗人才“智囊团”作用,以高质量推动我县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群众就医便捷舒心的服务体验感。

医院急诊科里,医院胸痛中心总监、急诊科主任叶胜业一直在忙碌着,他的身边围绕着的永远都是患者和家属。17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这个无硝烟的战场上,与死神争夺生命。寒来暑往,他不是穿梭在科室病房里,就是奔波在出诊的路上。他时刻谨记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陵水人民的生命健康。

年,叶胜业从海南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医院内一科和急诊科工作,熟练掌握内科系统以及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技术,并获得美国心脏学会颁发的心肺复苏初级、高级证书,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操作技能。17年来,他从住院医师一路成长为医务部主任、急诊科主任、门诊部主任,负责科室全面工作。

胸痛是一种常见且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胸痛中心的建立,为患者开通急性心肌梗塞的绿色通道,极大降低了胸痛患者死亡率,挽救了无数当地患者的生命。年,医院组建了以院长为主任委员,叶胜业为医疗总监的胸痛中心组织架构,通过急诊科、心内科、放射科、呼吸内科等科室的相互协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医疗服务平台。年12月,医院首次通过胸痛中心认证,成为目前海南省首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基层版建医院。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成功抢救名胸痛患者。

为加快推进陵水胸痛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陵水胸痛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叶胜业亲自带队到全县各个卫生院进行胸痛救治知识授课培训,围绕高危急性胸痛及ACS早期症状识别、急性胸痛的心电图诊断思路、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与交流,不断提高胸痛患者救治能力,更好地造福陵水更多的胸痛患者。

“胸痛中心认证通过后,我们县域医院后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救治了很多患者的生命。”叶胜业欣慰的说道。

急诊科总是最繁忙的,医院里最前沿最特殊的一个科室,这里承载了太多生命的希冀。作为胸痛中心的医疗总监,陵水医疗人才叶胜业和他的同事们都在竭力奋斗,守护着陵水人民的生命健康。

转载请注明“南海先锋”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s/15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