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浓度预测急性心



白癜风全套检查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hl/191221/7704831.html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在本公号留言删除!

本文刊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6(04):-

作者:桑小闯,郭长青

单位:医院

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中无复流发生的价值。

方法

选择年1月至年3月在河南省医院因AMI行PCI治疗的患者例,按照PCI治疗后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n=)和正常血流组(n=67)。入院后24h内测定患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计算无复流及正常血流组纤维蛋白原阳性率和白蛋白阳性率并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不同纤维蛋白原浓度患者的临床情况。

结果

纤维蛋白原≤5.5mg/L患者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79%vs.40.58%,P0.05),血清hs-CRP[(7.28±0.84)mg/Lvs.(11.43±2.18)mg/L,P0.05]、CK-MB[(.±29.19)U/Lvs.(.24±41.25)U/L,P0.05]浓度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比例[16.83%vs.37.68%,P0.05]均低于纤维蛋白原>5.5mg/L患者,而LVEF高于纤维蛋白原>5.5mg/L患者(0.57%±0.06%vs.0.42%±0.05%,P<0.0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正常血流组患者白蛋白浓度[(43.16±5.29)g/Lvs.(38.19±)g/L,P<0.05]、年龄[(72.19±8.83)岁vs.(60.19±7.35)岁,P<0.05]、男性患者比例(51.22%vs.83.72%,P<0.05)明显高于无复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流组患者白蛋白阳性率(89.32%vs.13.43%,P<0.05)、纤维蛋白原阳性率(95.15%vs.16.42%,P<0.05)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入院24h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升高的A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无复流的可能性较大,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升高可作为AMI患者PCI治疗后发生无复流预测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时间较长,一般发病后6~12h检测才能确诊[1]。AMI是心急缺血性坏死,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2]。目前临床上大多用生化标志物检测来诊断AMI,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但此类标志物在心肌坏死数小时后释放入血才能检测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时机[3]。AMI的临床症状隐匿,往往发现时患者已经出现心肌缺血,导致患者病死率和住院率上升[4]。大量数据表明,无复流对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后的预后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左心室重构、心力衰竭导致的晚期重复住院、病死率的增加,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与AMI患者急诊PCI治疗后的预后相关[5-6]。本文旨在探讨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浓度对AMI患者PCI治疗中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1月至年3月在医院因AMI行PCI治疗的患者例,按照PCI治疗后是否发生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n=)和正常血流组(n=67)。纳入标准[7]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诊断标准,且符合以下条件者:(1)有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符合AMI的动态演变者;(3)血清心脏标志物符合AMI的动态变化。排除标准:(1)PCI治疗失败的患者;(2)合并肺栓塞、主动脉夹层、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3)具有肺部感染、泌尿系统、胆道感染等的患者;(4)已经行溶栓或导管介入治疗的患者。

1.2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入院时立即做心电图检查,并采集静脉血4mL,离心处理后于零下20℃环境中待检。记录相关临床情况,如吸烟、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糖尿病等。白蛋白:采用白蛋白钴结合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采用OrionDiagnosticaoy公司试剂盒,用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比浊分析试验方法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完成。

1.3方法

入院后24h内测定患者纤维蛋白原、白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计算无复流及正常血流组纤维蛋白原阳性率和白蛋白阳性率并比较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不同纤维蛋白原浓度患者的临床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详见表1和表2。

2.2不同纤维蛋白原浓度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纤维蛋白原≤5.5mg/L患者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清hs-CRP、CK-MB浓度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比例均低于纤维蛋白原>5.5mg/L患者,而LVEF高于纤维蛋白原>5.5mg/L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不同纤维蛋白原浓度患者临床情况比较,见表3和表4。

2.3不同血清白蛋白浓度患者临床情况比较

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患者比较,低血清白蛋白组患者年龄偏大[(72.19±8.83)岁vs.(60.19±7.35)岁,t=8.,P<0.05],女性患者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AMI是临床上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病变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血流供给的持久性中断所引发的心肌坏死[8]。AMI的临床症状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AMI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9]。目前AMI患者PCI治疗后无复流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预防和治疗PCI治疗后发生无复流、寻找无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成为临床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1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