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9000万人或将死于这种病,穷人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的《中国循环杂志》最新刊登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概要)》称,中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高血压患者占九成以上。

在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中,心血管死亡高居首位,年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年全国人口死亡数万,大约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报告表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脑血管病住院总费用也不断增加,其年均增长速度逐渐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预计未来十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尤其农村居民心血管病死亡数恐大幅增加。当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健康问题。

主要的心血管病有八种,包括脑血管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律衰竭、肺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等。在2.9亿心血管病患者中,其中脑卒中万,冠心病万,肺原性心脏病万,心力衰竭万,风湿性心脏病万,先天性心脏病万,高血压2.7亿。

心血管疾病呈现低龄化、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及个体聚集趋势

自9年起,农村心血管病整体死亡率水平,逐渐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前者年死亡率水平为.42/10万,后者为.84/10万。按居民全部死亡原因统计,农村心血管病死亡占其全部死因比为45.01%,城市占其全部死因42.61%。

在高血压患者中,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前者年为26.8%,后者为23.5%。一般高血压患病率岁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但年-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显示,少年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增加0.16%。

总体上看,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且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我国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呈现在低龄化、低收入群体中快速增长及个体聚集趋势。

与心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包括吸烟、血脂异常、身体活动不足、大气污染、膳食不合理、超重/肥胖等。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显示,年≥18岁人群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2年明显增高,超重率和肥胖率与2年相比,分别上升了7.3%和4.8%。

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中国成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9%,男性高于女性(11.7%vs10.2%);老年人、城市居民、经济发达地区、超重和肥胖者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7%,老年人、超重/肥胖人群以及农村居民的糖尿病前期检出率较高。

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者,糖尿病增加了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风险,也增加了慢性肝病、感染、肝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和生殖系统癌症死亡风险。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增加尤为突出,且农村高于城市。

冬天更应爱护好你的心脑血管

心血管疾病是常见病,而天气变化气温骤冷对心脑血管病人来说是一场比较严峻的考验。

寒冷天气容易导致人体血管收缩或痉挛,已有血压高的人群更易引发高血压相关急性并发症。

冷风的刺激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收缩、血压明显升高,可能会引起血管破裂,引发脑溢血;血压升高后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导致心衰的发生或加重。

此外,冠心病患者在天气寒冷的环境下可能会因冠脉血管痉挛,出现心绞痛的加重等症状,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有心脑血管病的慢性病患者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在严寒的天气下外出或进行户外运动。如果一定要外出,必须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并选择恰当的交通工具。

高血压患者要适当增加自我监测血压变化的频率,医院门诊随访的时间。

原有心绞痛等病史的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相关急救药物,当出现胸闷胸痛等疑似心绞痛发作不适症状时,建议首先试着即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发作,并且及时到就近医疗单位就诊或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远离心血管疾病,从健康生活开始

1、减肥。肥胖者患心脏病的比例远远高于正常体重的人,特别是“苹果形”身材(腰臀肥胖)的人更危险。只要老人减肥3–5公斤,心脏状况就会有很大改善。同时,专家告诫较胖的老人,不要指望自己一下子变成超级模特,要通过平衡饮食和锻炼逐渐达到减肥的目的。

2、坚持吃低脂肪食品,如瘦肉和低脂乳制品等。素食者患心脏病的风险较低。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把一日三餐肉转化成一周三次肉就能把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19%。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少吃蛋黄、一个普通大小的蛋黄约含胆固醇毫克。老人胆固醇较高的话,一周最多只能吃两个蛋黄

3、多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4、戒烟、吸烟者患心脏病的比例是不吸烟者的2倍。研究发现,戒烟2–3年后,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至与不吸烟者一样的水平。

5、适量饮酒、1周喝3–9杯酒为适量,对心脏有好处。但要注意别贪杯,因为饮酒过度会引发心脏病。

6、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情。情绪受压会导致身体出现生理变化,肾上腺素分泌大量荷尔蒙,加速呼吸和心跳,并使血压和血糖的水平上升,及释放更多的高能量脂肪到血管去应付能量的需求,而这些荷尔蒙也会增加血小板的浓度,从而引发心脏病。脾气暴躁,也容易诱发心脏病。

开怀大笑能促进血液循环,一些研究表明压力破坏效应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阳光可促进人体代谢,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可补充更多钙质,阳光能帮助人们解脱消极情绪,振奋精神,忧郁悲观的人心肌梗死率较乐观又豁达者高70%左右。

本文据网络公开报道整理,旨在服务于中国上亿车主,内容版权合作,请留言,注明“内容合作”。关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你有什么健康好习惯,欢迎留言告诉小编和亿万网友,让大家的身体保持健康,点赞量前三名的网友,有精美超值奖品送上哦。

推荐阅读:

冰雪路面上四驱不如两驱?真的假的?

副驾驶是老婆专属座位?别的女人坐上去竟会这样!

人家汽车开万公里,你的车不到零头就报废,差距太大了

—THEEND—

↓↓↓点击"阅读原文"

赞赏

长按







































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1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