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评估指标的研究进展一
[摘要]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以预测AMI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再入院、梗死后心力衰竭、心血管死亡等。但是NT-proBNP易受临床因素如年龄、性别及心肌梗死史等的影响,而sST2能独立于这些临床因素。研究显示,多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预后价值往往比单生物标志物检测的预后价值要高,sST2和NT-proBNP之间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对AMI患者预后评估更具优越性。本文对sST2、NT-proBNP以及两者联合检测对AMI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关键词]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AMI系由于冠状动脉硬化管腔内形成粥样斑块,斑块破裂后使血管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最终血液阻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AMI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虽然当今医疗手段不断进步,急性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及冠脉搭桥等多种治疗措施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AMI患者预后并不乐观,因此,如何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一直是临床研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zl/10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肌梗死患者每日应如何吃喝健康饮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