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正踏步的走向年轻人
心肌梗死,大家总以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其实现在也越来越多的“光顾”着年轻人!在我国,中青年出现心肌梗死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年轻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病情更为严重,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猝死。不信,请看这个鲜明的例子:25岁的小王是银行职员!得病时,小王在开会,由于讨论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会议开了很长时间。突然,小王出现烦躁不安、微汗、头晕、胸闷等症状,刚开始以为是太劳累,于是喝了一杯咖啡,谁知过后胸闷得更加厉害,全身大汗淋漓,恶心……不一会儿,他就倒在了办公桌上,人事不省。大家马上拨打了,经过医护人员一番紧张的抢救后,小张的一条命终于被挽救回来了!医生说,医院,病人就没命了!事后,小王心有余悸地说,自己的命是被同事和医生从“鬼门关”拉回来的!
这样的例子并非罕见,年~年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显示,北京市居民特别是男性居民急性心梗发病率明显升高;在各年龄组中,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35岁~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3年中增加了31.8%。在所有因急性冠心病发作死亡的患者中,未能住院治疗即死亡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年龄在25岁~44岁之间的中青年患者院外死亡的比例更高。
那么,为什么年轻人也会发生心肌梗死?
现代社会,中青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越来越多,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引起的:
1、压力增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竞争机制不断加强,中年轻人在社会、家庭及工作岗位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2、体力劳动减少:现代化人出门小汽车,进门乘电梯,体力劳动大大减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越来越多。
3、饮食及环境污染:膳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污染的侵害,也易于引起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生理机能紊乱。
综合以上因素,长期如此,心脏的血管壁内皮损伤、血管内膜逐渐增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明显加快,这是引起心肌梗死的基本原因。
而一旦出现持续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饮食不节等诱发原因时,血管持续痉挛收缩、血液粘度增加、局部血栓形成,最终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这样的突发起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医学界已重新审视心肌梗死的传统年龄限制,要求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发病的警惕性、加强全民科普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重要的是,中青年该如何防范心肌梗死的“突袭”?
与老年人发病不同,年轻人在发作心肌梗死前通常有明显的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饮食不节、嗜烟酗酒等,因此科学起居、劳逸结合、合理膳食、适时补充水分、戒烟限酒对于年轻人预防心肌梗死显得尤其重要。
因此,只要做到以下几点,中青年心肌梗死是可以避免的:
1、平时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每晚睡足8小时,避免熬夜工作,避免精神紧张、大喜大悲,保持心态平和;
2、规律运动,应根据个人喜好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三至五次,有利于保持正常体重、增强心肺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及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
3、膳食方面应以富有营养的清淡饮食为主,做到按时进餐、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适时补充水分,可以避免血液粘度增加及血栓形成;
4、不吸烟,少喝酒,吸烟与冠状动脉硬化明显相关,烟中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痉挛、而一氧化碳也会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大量饮酒则可能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5、适当补充一定量的营养膳食,比如:辅酶Q10、膳食纤维等。适当补充优质的辅酶Q10,可以降低胆固醇,稳定心脏脉冲。预防心脏急性心梗的发生。
6、此外,定期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则有助于早期干预心肌梗死的相关发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防范中青年心肌梗死的发生。
另外,女性急性心梗发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但近年来也有年轻化趋势。女性年轻时,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较男性为低。但55岁以后,妇女心肌梗塞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增加,至65岁时妇女心梗已占所有心梗的50%以上,且高峰一直持续到75岁。也就是说,在老年,女性的“雌激素保护”已不存在,发病的性别差异消失。
本文来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长按下图识别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合肥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5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山西各大医院科室权威排行榜速速收藏看
- 下一篇文章: 常见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病例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