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症状及注意点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致主动脉瓣下狭窄者称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
本病男女间有显著差异,大多在30-40岁出现症状,随着年龄增长,症状更加明显,主要症状有舒张功能减低、心肌缺血、流出道梗阻、心律紊乱和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由此而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1.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和气短导致活动能力下降。大多数患者轻度的活动受限,有时这种限制非常严重,少数患者在休息状态下有气短现象。心脏舒张功能异常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共有的病理过程。原因在于过度肥厚的心肌弛张期延长和顺应性下降,心肌缺血、室壁张力增加和心律紊乱也是加重或诱发舒张功能不全的重要因素。
2.胸痛:比较常见,常常是劳累诱发,休息缓解,但疼痛可发生在休息、睡眠,也可以呈持续性。产生疼痛的原因与心肌缺血有关,由于心肌细胞的过度肥大,微血管密度响应减小,导致心肌的相对缺血。合并冠状动脉狭窄,心排除量减少(存在左心室腔内的梗阻等)、室壁张力增加,氧耗量也增加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3.心悸:有时感到心律不齐,早博,这通常是正常的,但心率过快或过慢伴头晕、出汗时应看医生。有充分的证据显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
4.头晕、短暂的意识丧失,也叫晕厥:头轻、眩晕、严重的短暂意识丧失,这可在运动中、心悸时发作,有时也没有明显的诱因。
导致晕厥/近晕厥发生的原因可能是:
A.由于心室腔内梗阻导致的心输出量的减少,血压下降;
B.严重的心律失常,包括过快、过缓性心律。常见的有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阵发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等;
C.植物神经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发的心动过速,外周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
注意点: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平时应该注意戒烟戒酒、合理的饮食习惯、杜绝劳累过度、保持大便通畅、加强运动锻炼。做好定期体检,保持情绪稳定。
任何明确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无论有无症状,均应避免剧烈运动。许多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灾难性事件发生与剧烈运动有关。过重的体重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性,积极控制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乐观的生活态度,科学地对待疾病。了解、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方法,尤其是肥厚型心肌病家属、同事。定期检查、评价非常重要。
体能活动是生活质量维持的前提,体能活动也有助于心外系统适应性变化。因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当从事一定的体能活动,但其程度需要通过耐量测定来指导。通常肥厚型心肌病运动试验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图片来自网络
指点健康公众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在哪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cs/9536.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肌梗塞全攻略
- 下一篇文章: 新闻47岁的他不重视高血压竟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