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识别和自救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多为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最终导致心肌的坏死,是心血管的急危重症。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肌梗死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发病率不断提高,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正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先兆症状,采取的积极自我救助措施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远期预后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发病前可有一些相关的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凉等等。多数患者还有一些先兆表现,如乏力、心慌、气急或是以往就有活动时胸痛、胸闷症状,但近期症状明显加重。比如,以前可以爬5层楼,现在只能爬2层楼,或者以前可以走米,现在走米就有明显的胸痛、胸闷等不适感。还有的患者表现为近期新发的胸闷、胸痛,以往无任何症状。这时应该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应积极就诊。也有少数患者没有任何的诱因和先兆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可有不同,差异较大。有的患者一发病即出现严重的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晕厥甚至猝死,也有少数患者因心肌梗死的面积较小,症状相对较轻。而对于多数患者而言,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心前区疼痛,性质可为压榨性或烧灼样感觉。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者放射至颈部、咽部,出现喉咽部的紧缩感。对于心绞痛来说,往往持续时间在3-5分钟左右,休息或者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可以缓解,而心肌梗死的胸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且休息或者是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不能明显改善症状。常常伴有烦躁、大汗、呕吐或有濒死感。也有少数患者的症状不典型,表现为上腹部、咽喉部或者牙齿的疼痛,较易被误诊。另有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一开始即以低血压/休克为表现,疼痛症状往往不典型。
如果在意识在自己、家人或者朋友的症状可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时,在医师或者专业的救助人员未到达之前,如何正确的进行自救是及其关键的。首先应尽量保持镇定的情绪,立即原地平躺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及活动,如随着携带有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药品应立即服用,同时拨打求救医院就近处理,但应避免医院,转运患者时应用担架医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位变动。如果在等待医疗救助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之不应、脉搏触摸不到或者四肢抽搐等情况,应想到呼吸心跳骤停,此时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复意识、脉搏或医师、救助人员到来。
总的来说,急性心肌梗死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杀手。我们应该熟悉它的相关症状和临床表现,掌握相关的自我救助方法。做到尽早发现、尽早转运、尽早治疗。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广西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f/4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参知识大全1
- 下一篇文章: 健教知识社区家庭医生专业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