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ECM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www.sjqbdf.com/

本期文献翻译:厦门医院急诊科张国明

作者介绍

张国明,男,厦门医院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医促会氢分子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医学会急诊急救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厦门市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厦门市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

熟悉心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擅长冠心病介入诊疗,研究领域为心血管病急危重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室壁瘤综合治疗。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著29篇,其中10篇被SCI收录,4篇被中华级期刊收录,累计影响因子24.8分。

1、引言

心肌梗死占心源性休克患者的5-10%。此外,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从年的6.5%增加到年的10.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指南建议心源性休克使用短期循环支持治疗(IIb类,证据等级C)。IABP-SHOCKII研究提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并不能降低AMI心原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和晚期死亡率,而心室辅助装置(VAD)和体外氧合膜肺(ECMO)越来越受欢迎,但缺乏相关的临床试验。本综述旨在系统评价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V-AECMO对生存的影响、潜在效益和副作用。

2、材料和方法

数据源/搜索策略:搜索Pub-Med/MEDLINE(-月10日)、ProQuest(年1月14日-年1月10日)和clinicaltrials.gov(年9月12日-年1月10日),没有语言限制。使用的搜索术语和详细的搜索策略如表1所示。

研究选择:选择成人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且接受ECMO治疗的观察性研究和随机临床试验,并且已经报道了V-AECMO对生存、ECMO持续时间、ECMO使用相关并发症(肢体缺血、脑病、急性肾脏病、感染和出血)的数据,以及改用心室辅助装置的机会。仅纳入报告数据超过10例患者的研究。

3、结果

最初的搜索结果是2,篇可能相关文章。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排查,最后9项研究被纳入本文分析,包括了共计例患者。

3.1、基线研究和患者特征中位随访时间一般在1至12个月之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3项研究,2项在台湾,1项在德国,2项在美国,1项在韩国。患者的平均年龄在55岁到65岁之间;男性占76.02%。最常见的伴随疾病是糖尿病和中风。Negi等人报道56.2%的患者患有糖尿病。中风率相似,从10.9%到14.2%不等。Chou等人的研究中,55.8%的人群存在高血压,Chang等人的研究中,46.6%的患者存在高血压,Huang等人的研究中,45%的患者存在高血压。

3.2、ECMO持续时间

Chang等研究为1.96天,Wu等人为2.75天,Guenther等人为5.0天,Huang等人为4.26天,Sandoval等人的研究为6天。

3.3、ECMO脱机后存活率

只有3项研究报道了退出ECMO的总人数以及退出后无法存活出院的人数。表4总结了数据。

3.4、研究结果3.4.1、V-AECMO存活率

总的来说,在被纳入的9项研究中,有8项报告了出院时的生存率,最高的记录是Sandoval等的研究(79.16%)。尽管存活率很高,但是纳入的患者数量较低,只有21名受试者,没有随访数据。Chang等人报道体外生命支持后1个月生存率为34%,Guenther等人报道为52%,Jeon等人报道为39.8%,Negi等人报道为58%。6个月生存率从Wu等人的33.6%到JeonKH等人的37%。Wu等人的12个月生存率为73%,Chang等人的研究为23.2%,Chou等人研究为34.9%,Jeon等人研究为36.1%。

3.4.2、ECMO支持下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分析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急性肾功能衰竭,Wu等人中有45.7%的患者出现(25.7%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Chang等人中有23%的患者出现(8.8%已患有慢性肾脏疾病),Sattler等人研究亚组中有58.3%。外周并发症,8.5%的研究人群出现肢体缺血。在脑并发症方面,以缺氧缺血性脑病最为常见(Huang等研究占75%,Wu等研究占45.7%)。此外,在Chang等研究中还发现了缺血性脑卒中和颅内出血(分别为2.8%和1.7%)。Chang等研究报道了63例患者的胃肠道出血,占研究人群的3.6%(13.2%既往有胃溃疡疾病,6.5%有癌症)。Chou等研究发现11.6%的患者有脓毒症,而Huang等研究只发现1例脓毒症休克。Chou等研究中出现多器官衰竭的比例为48.8%,Guenther等研究中为39.1%。3.4.3、转为心室辅助装置的机会(1)心脏移植。在本综述中包括的例患者中,有2例在脱离ECMO后符合接受心脏移植的条件。(2)心室辅助装置。辅助器具的使用率较低,有2项研究报道。Guenther等研究中,2例患者接受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BerlinHeartEXCOR?)和2例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HeartWare?);在Sandoval等研究中,24例患者中有4例(16.6%)进一步行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4、讨论

这个系统回顾显示了ECMO患者的生存率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在例患者中纳入了9项研究,表明ECMO的使用可能被证明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提高因心肌梗死引起的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存活率(仅采用常规治疗时,存活率低于50%)(存活率从30.0%到76.2%)。这些高度异质性的数据部分是由于所纳入的观察性研究的性质,具有不同的人群。事实上,这些比例与年体外生命支持组织报告的数据相似,使用V-AECMO存活至出院的比例为41%。截止年,美国ECMO在危重病例中的应用从每10万例1.06例增加到1.77例,在德国,从年的1.1例增加到年的6.2例。一个可能改善未来成功的关键方面是ECMO的多学科团队的立即使用,方便最安全的运输到PCI/CABG中心。预测生存的预后工具可能是Schmidt等人创造的SAVE评分,该评分被纳入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ECMO可升级为持久的解决方案,如心室辅助装置,以确保完成到生存或移植的桥接过渡,这可能成为现代心脏病学的基石。体外生命支持和心室辅助装置增加了接受心脏移植的机会,从而获得时间来找到合适的供体。在AMI诱导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中,V-AECMO的使用可能提供生存方面的好处。然而,由于队列方法和报道的局限性,V-AECMO的治疗效果尚不确定。我们认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并发症、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可能与心源性休克有关,而与ECMO的使用无关。ECMO主要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关(有很大比例的患者有肾损害病史),这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一项包括46项研究的系统综述显示在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为52%。在我们的研究中,发生率在24%到47%之间变化,这是一种可以通过减少V-AECMO插管时间来预防的并发症。

5、结论我们进行了系统的文献检索和详细的生存分析。然而,我们的研究只能确定观察性研究。此外,样本量相对较小,数据未完全报道。我们不能排除原始研究的发表偏倚,因为未记录ECMO阳性结果或未发现任何影响的作者不太可能发表他们的结果。V-AECMO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临时支持,与常规治疗相比可使患者获益,而且可升级为其他高级生命支持从而获得更高的生存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13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