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进行性发展的急性心肌梗死分秒必争



来源:医学之声作者:梁文权

做到“三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的真正含义。

分秒必争,时间就是生命,此话一点不假。所以,急性心肌梗塞,院前急救,是重中之重,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把抢救生命比作一场战斗,一点都不为过。正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救人如救火,形同救人于水火,与时间赛跑,发现及时,再加上病人的依从性高,才是救命的关键,才能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解救生命于危难之间。

因为,很多病人就是因为错过了黄金分钟才发生意外的。

有例为证,患者岳某,女,67岁,于9月27上午9点左右,突发胸闷,伴出汗。

患者于11:23在某乡镇卫生院做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窦性心律,频发性室性早搏,st-t异常改变。

于14:49再次做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律不齐,不排除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st-t异常改变。

负责接诊的王医生,医院心内科,要求转诊,病人家医院。

很快,患者岳某便被收治住院了。主治医生又给她复查了一份心电图,结果显示:窦性心律,前壁中膈心肌梗塞,时期不明,轻度st压低(‖、V6),T波异常(可能是间壁心肌缺血)(|)。

主治医生又给她做了心梗三项检查,结果显示:心梗三项高,前间壁心梗。

于是,马上和患者家属沟通,等待家属意见后,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此刻,已经给患者静脉用上了药。

很快,患者家人同意急诊介入,迅速启动导管室,所有人员全部到位,开始了心脏介入手术。

经过紧张而有序的介入手术,很快,患者堵塞的血管获得在再通,胸闷不适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介入手术很成功,全体人员也都松了一口气。

遂将患者岳某转入病房,做进一步的后续观察治疗。

可以说,这是急性心肌梗塞相当成功的一个案例,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以及心脏介入手术技术的掌握与开展,才有了令人比较满意的结果。

无独有偶,这让我想起,医院接诊的一个病例,患者吴某,男,76岁,心脏造影显示:前降支近段有90%狭窄,已经严重影响血液循环,建议马上做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经患者家属同意,手术很是顺利,血管再通,危险接触,患者转危为安,皆大欢喜。

另外,心脏介入手术,不但可以解决冠脉梗塞问题,还可以治疗咯血患者,为其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疗效确切。

谈到心脏介入手术,在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另外一项高科技,三维立体标测射频消融术,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还能够治疗室上速、房速、房颤、房扑以及频发的室性早搏。较原来的二维技术安全可靠,治愈率高。

据悉,一个12岁的小姑娘,24小时总心率11万次(正常人是8-10万次心率/24小时),竟然有4.8万多次的室性早搏和室速,这种情况射频消融治疗是最恰当的方式,于是,经征得患者家属签字同意,为小姑娘进行了该项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三维立体标测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疗效确切,术后正常上学,可喜可贺,传为佳话。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胸痛胸闷患者,一定不能马虎大意,一定要追问病史,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患者孙某,女,53岁,自诉间断心慌,自觉心跳加連,血压/90mmhg,无明显诱因,有血脂异常,高脂血症病史。作为接诊的首诊医生,一定不要忘了,建议患者带个Holter看看,不适随诊,防患于未然。

详细的问诊,必不可少,症状怎么样?有没有胸闷气喘?有没有心衰或者胸痛?有没有晕厥,时间长短,是持续性还是间断性等,百密而无一疏,都是发现蛛丝马迹的关键。

有晕厥发生的话,需要尽快查一下长程动态心电,不能排除快慢综合症。

对于房颤患者,还需要考虑到微血栓脱落,造成其他部位血管栓塞可能。

谈到这,让笔者想起,我的哥哥,前段时间检查身体,发现患了高脂血症,血压/95mmhg,心理压力很大,因为过度焦虑,导致冠脉痉挛,而且发作频繁,怀疑有可能是冠心病,心绞痛,不排除心梗可能,于是,便做了冠脉造影,这一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结果显示,冠状动脉血液循环良好,并没有堵塞情况发生,应该是冠脉痉挛导致的心律失常,不适症状。

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本,都做好了放支架的心里准备了,好在结果虚惊一场,也算是躲过一劫吧,实属不幸中的万幸。

话说回来,大家都知道,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凶险,常常让人猝不及防,回天乏术,无力回天。

以上病例告诉我们,危险无处不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时有发生,不得不防。

科学的饮食,和正确的运动锻炼,在预防冠心病上必不可少的。

我们只有像对待传染病那样,做到“三早”,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最大程度上挽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生命,避免不幸事件发生。

-END-

/相关阅读/

·以急性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为首发表现的高钙血症

/推荐阅读/

·这样教你看心电图,没有理由看不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1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