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在澳大利亚的
文员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214.html
导语
问: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替格瑞洛与普拉格雷在实践中与氯吡格雷相比有优势吗?在导管介入时,为何选用桡动脉入路?在血栓切除术或血栓抽吸术在抢救STEMI时,有什么作用?
一名43岁的男性,在观看足球联赛时突发胸痛。
病史:大约有两周的间歇性胸痛,没有其他已知的心脏病史。
危险因素:吸烟、胆固醇高,有一位兄弟曾在同一年龄时期患过心梗。
救护员到达现场后,做了12导联心电图,很清楚的显示出来ST段抬高型心梗。
救护员在患者送进导管室之前就给予了mg阿司匹林负荷剂量、mg替格瑞洛负荷剂量药物治疗,并且给患者用了每公斤单位肝素,目标是使ACT值在-之间。
问:那么,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替格瑞洛与普拉格雷在实践中与氯吡格雷相比有优势吗?
替格瑞洛(含负荷量)VS氯吡格雷(含负荷量)
医院的心脏病专家Robert介绍称,随机对照了替格瑞洛(含负荷量)与氯吡格雷(含负荷量)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使用情况。
结果显示替格瑞洛在12个月的复合终点(即因血管原因死亡、心肌梗死、中风)显著减少,替格瑞洛的发生率为9.8%;而氯吡格雷组复合终点的发生率为11.7%(二者比较,P<0.)。
而且整体而言,大出血没有明显增加;尽管替格瑞洛组非冠状动脉旁路搭桥相关出血有所增加,但发生率轻微上升。氯吡格雷组发生率为3.8%,替格瑞洛组发生率4.5%,二者没有显著差异。
普拉格雷(含负荷量)VS氯吡格雷(含负荷量)
Robert介绍称,在接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进行普拉格雷、氯吡格雷的随机试验。
结果显示,普拉格雷组发生复合结局显著下降。普拉格雷组的发生率为9.9%,氯吡格雷组发生率为12.1%(二者比较,P<0.)。
但普拉格雷组大出血的风险增加了,普拉格雷发生率为2.4%,氯吡格雷组发生率为1.8%,但二者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总结:只要稍微注意出血问题,普拉格雷的效果或不低于替格瑞洛。
同时,这些数据已经被纳入欧洲心脏学会关于心肌血运重建的指南。
紧接着,患者被送入导管室,对所有的STEMI患者都采用了桡动脉入路(有禁忌症的除外)。之所以采用桡动脉入路是因为有证据表明,通过桡动脉入路可以有效的减少出血,从而降低全因死亡率。
对该患者,右桡动脉入路选用了一根6-Fr鞘管、一个根5-FrTIG导管,每公斤单位肝素进行肝素化
在该病例中右冠状动脉先插管,有轻微的不规则,然后继续做左冠状动脉。可以清晰的看到左冠状动脉,前面是左回旋支。
但AP头位图像显示了被阻塞的左前降支,从图像上可以看出是在近段至中部,在离间隔支开始不远的位置。
然后下一步是更换指引导管,该病例自6-Fr鞘管使用了XB3.5指引导管,然后用了一根0.英寸的导丝。
在穿过之后,用球囊进行“Dottering”动作,是为了让球囊通过堵塞的血管,然后在不给它充气的情况下再回拉,只是看看是否能产生一些血流。
在血管张开后,下一步便是植入支架,通常在急性情况下,血管可能会痉挛,因此直径会比平时看到的小,紧接着支架被放入。
同时要确保它的大小完全符合,用非顺应性球囊扩张后的血管大小,球囊的长度通常比支架的长度短。看到下游有TIMI3级血流,也意味着血管完全扩张了。
那么,对STEMI病例来讲,血栓切除术或血栓抽吸术在抢时,有什么作用?
点击视频,观看完整的抢救视频,并查看答案↓↓
除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病例抢救,你还对哪些类医疗知识感兴趣呢,在留言处告诉我们吧!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临床常见病的诊疗思路及方法(澳大利亚专场)。
来源/华医网
点击“阅读原文”,马上报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imjuc.com/xjgsyy/14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STEMI溶栓middot大家谈胡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